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周详 刘子玥 施佳颖 | 网络照片能否用于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周详刘子玥施佳颖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9-02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9期 P18-25


周详,刘子玥,施佳颖.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以秦淮河历史性城市景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9):18-25.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以秦淮河历史性城市景观为例

周详

男 / 博士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景观遗产与历史性城市景观数字化研究、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品质营造

刘子玥

女 /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数字景观、社区营造

施佳颖

女 / 博士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视觉景观、文化景观


作者写作心得 

更多视频请关注《风景园林》杂志官方抖音号:LA7675

摘要:景观的视觉特征不仅承载着传统的社会审美价值,也展现出其在经济、文化、生态等维度上的关联。鉴于景观视觉特征的多义性,景观视觉感知与审美体验一直是景观研究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景观视觉感知蕴藏在潜意识中,存在一定的内隐性,并且易受不同认知方式影响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大规模的景观感知与审美研究难以有序开展。“旅游凝视”理论指出,图片型数字足迹可以促使观察者通过拍照,将旅行体验的形式变得民主化(democratisation)。因为每位观察者均可轻易将其看到的任何东西变成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业余的符号学家(semiotician)。大数据时代数字足迹的普及,使旅行者上传到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评论信息及地理信息标记照片成为研究景观视觉感知的重要数据来源。参考“旅游凝视”理论将旅行照片作为视觉表征媒介,本研究将2种类型的数字足迹纳入传统景观评价框架,归纳总结观察者对于旅游地景观视觉感知的偏向性如何构建。本研究以南京历史城区范围内的秦淮河风光带为例,将研究焦点从“看到什么”,转换为“关注什么”,最终聚焦于“喜欢什么”。在空间形态上,秦淮河风光带依托城市河流这一自然线性本底,整合了城市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具备良好的景观延展性,还实现了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功能组织上,其强调城市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线性关联,是在历史层积的作用下,由人与自然共同形成的线形文化遗产群落。作为能够有效服务现代城市功能并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的景观资源集合,秦淮河风光带不仅兼具显性的物质空间价值与隐性的非物质文化价值,还具备良好的景观视觉价值,是研究景观视觉感知的理想载体。基于此,本研究从物像、视像与心像之间的转化过程及其关联机制等方面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方法进行创新:首先,依靠专家经验,从自然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3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的目标层次结构,从而确定景观资源的客观特征;然后,通过文字型数字足迹确定公众景观感知的主要对象,并利用图片型数字足迹根据公众感知偏好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最终,在对主客观转译以及专家与公众视角联立的基础上完成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指出:该评价模型的应用潜力是能够在景观资源分级界定的基础上对景点实施分类管控;而基于专家和公众视角融合的景观视觉特征分析与基于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的设计思考,对于旅游地景观研究与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观视觉;视觉感知;历史性城市景观;旅游凝视;数字足迹;价值评估;景观评价



1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景观视觉感知与旅游凝视

人类的观景方式和审美实践与特定的意识形态相关联,“观看”由此产生文化、美学以及社会学层面的涵义。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从底层逻辑强调了视觉在形式感知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有学者提出视觉感知能够直接激发观察者审美体验层面的情绪变化。受到技术方法与数据容量的限制,传统的景观视觉感知研究在参数化及批量化解析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而随着移动设备拍照性能的增强,手机拍照为旅行体验的内容生产及视觉消费带来指数级增长,于是有研究者意识到旅行摄影的研究潜力。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作为一种具体的观看方式,是旅行者主动施加于地方的一种作用力。同时,他认为照片作为视觉的缩影,由于其叠加了旅行者的“意识权重”,因而表现出非常真实的丰富性,可被用于提取旅行者对于周遭环境的感知印象。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旅游凝视”是一个将物像转化为视像,进而依托旅行者的主观偏好形成心像的过程;通过剖析该过程的形成机理与感知特性,可以深入地探索无形的旅行体验如何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而被旅行者所感知。

1.2 基于数字足迹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在大数据时代,图片型数字足迹的出现,有助于以全新的视角重建旅行体验。用户上传到社交平台的旅行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表征形式,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容量为大规模解析旅行者的视觉感知规律创造了可能。因此,当大众通过拍照的方式生成图片型数字足迹,并在网络空间分享其线下体验时,这不仅可以为旅行地塑造新的景观含义,也有利于挖掘旅行地的多元景观特征。本研究综合专家评价和公众参与的优点,尝试提出一种创新的景观视觉评价范式,即首先基于专家评价确定景观资源的客观特征,然后根据公众在社交媒体上传的数据完成景观视觉感知评价。这一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可以使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的应用范畴得到拓展,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即如何在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的主客观转译以及专家与公众的联动方面取得平衡,进而通过大样本数据搭建更为综合的、可以纳入多元视角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图1)。


1 数字足迹支持下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技术框架


2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感知要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选择

秦淮河风光带以十里秦淮为轴线,以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南京历史城区众多文化景点,是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风土人情、美食购物、科普教育和节庆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景观荟萃之地。这一区域具有较高的自然、文化与社会价值,是一处能够集中展现遗产景观与文旅消费之间复杂关系的典型区域,而且基本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中所倡议的“遗产景观研究既要关注历史景观的传统价值,又要兼顾现代景观的时代价值,从而实现层积性的城市景观在物质、社会、文化及时空上相互关联的整体性”。本研究首先采集南京历史城区范围内所有景观资源点的基础信息及地理空间位置,筛选出位于研究区域内且具有一定旅游热度的45个资源点作为研究对象(图2)。这些选点不仅跨越区域较广,而且涉及的景观资源类型较多,超越了以往“历史中心区”及“建筑集合体”的概念,包括了更加多元的城市背景与地理环境,能够较好地体现研究区域内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结合、历史景观与当代景观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2 研究区域:南京历史城区秦淮河风光带


2.2 数字足迹与景观感知要素识别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旅行者在携程网与同程网上公开发表的文字与图片信息,作为数字足迹内容分析的来源。两大平台包含大量的文字型与图片型数字足迹,通过交替使用2种类型的数字足迹,能够对旅行者的景观视觉感知内容进行定量解析。由于文本语义分析能够有效识别游客的评价信息中的主要关注内容,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三级编码操作,本研究尝试构建包含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秦淮河景观感知要素编码表(表1),从而为后续图片内容解析提供分类编码依据。由于该部分研究强调从行动者视角来理解社会互动的过程,并且直接从实证研究入手,因而能够较好地实现游客行为与感知体验的匹配。


表1 景观感知要素编码


2.3 景观视觉感知要素共现分析

基于上述编码结果抓取对应景点评论照片,得到照片35971张。设定单个景点的抽样数目为200张,最终得到6137张照片进行下一步研究。采用RQDA批量解析和编码图片内容,在识别图像中的视觉感知要素后,应用上述编码表中的代码与每个视觉要素建立对应关系。为了揭示照片中视觉感知要素的内在关联,借助Ucinet 6对所有样本照片的共现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视觉感知要素的网络共现关系与游客偏好照片组合类型(图3)。研究表明:视觉感知要素偏好组合大致包含3类;夜景、植物与传统建筑在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最强,秦淮河次之;四者关联紧密,共同构成了一个显著的四边形结构。


3 景观视觉感知要素网络共现与偏好组合


3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3.1 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构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中强调,历史性城市景观的遗产价值主要是从时间连续性的角度进行甄别,并且关注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城市发展机制影响下产生的不同变化及其所具备的积极意义。由于这种方法尊重了包括传统和现代在内的、不同时期中留存下来的城市历史印记,因此能够较好地使当代干预行动与历史环境中的遗产和谐共处,避免遗产价值因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被剥离而遭受遗弃。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文献研究与本地专家咨询确立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准则层的一级因子包括秦淮河风光带的自然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这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确定的遗产价值基本相符。其中,历史文化价值包含物质层面的建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层面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两方面内容既涉及历史承袭的传统部分,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时代价值,基本符合《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所确立的遗产内涵。2)基于前文分析得到的景观感知要素编码表构建方案层。方案层因子由编码表中的景观要素构成,并由专家决议各因子归属的准则层。3)将编码表中各感知要素出现的频率,作为重要性排序依据构建判断矩阵,并在元决策软件Yaahp中利用和积法计算各层次因子权重。由于传统基于专家赋分的层次分析法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使评价结果偏差较大,本研究采用“旅游凝视”视角下公众景观视觉感知的偏好结果代替专家判断,作为评价因子排序的依据(表2)。


表2 景观视觉感知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权重


3.2 景观视觉感知价值评估

由于照片是游客景观视觉感知偏好的真实再现,为了充分发挥图片型数字足迹的大数据优势,提高景观视觉感知价值评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研究通过自然断点法,将包含景观视觉感知要素的照片数量按照数据大小分成5段,并赋予相应的分值来确定价值评估准则(表3)。


表3 景观视觉感知价值评分标准


计算各景观资源点视觉感知的综合价值(表4),可以发现:“秦淮河”作为研究区域内最显著的线性景观,综合价值位列首位。这说明该景观资源作为南京历史城区中重要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不仅可以串联起区域内各类景观资源,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与人群活力提升。而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白鹭洲公园以及石头城公园,因其突出的自然景观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同样成为秦淮河的重要景观节点。


表4 景观视觉感知综合价值评估前 10 项


3.3 景观视觉感知价值分级界定与分类管控

将秦淮河风光带景观视觉感知的综合价值评估结果与地理信息耦合,可以发现(图4):南京城南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价值主要集中于内秦淮河的南段与中段之间,呈现团块集聚特征;自然景观价值则主要集中于外秦淮河与内秦淮河中段以南。综合来看,老门东、夫子庙一带作为游憩活动的聚集地,拥有突出的综合价值。将研究范围内45个景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价值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合格标准进行分类。以保护和发展2条准则作为评估依据,按照四级价值点所满足的合格数量依次递减的标准划分,最终得到景点价值分类结果与三维价值坐标系分布情况(图5)。这一评价结果的作用在于:可以通过对景点综合价值的分级评定,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4 景观视觉感知综合价值分析

5 景观视觉感知综合价值分级分类界定


4  结论与讨论

4.1 从专家评估到公众参与的景观视觉特征分析

本研究通过解析物像、视像与心像之间的转化过程及其关联机制,证实了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景观视觉感知评价,有助于从人本视角精准识别旅行者的景观偏好与游憩需求,从而实现心理画像技术服务大众公共游憩生活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能够基于大样本数据为城市景观规划与管理提供更加多元而综合的信息。同时,本研究展示的分析方法在面向更大尺度及更加复杂的景观环境时,具有节约人工与时间成本、增加评价客观性的优势。实际上,数字足迹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或“文化遗产”,生产者通过描画并分享某个特定的景观,促使社交媒体正在迅速构建起一个“元景观”(即景观的景观),并通过较长时间内人与景观的互动塑造了地方认同。本研究从“元景观”的一个时间切片中分析了公众的景观视觉感知偏好,如果能够从时间轴线上截取更多片段,则有可能溯源这种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产生机制。

4.2 基于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的设计思考

本研究通过视觉感知评价揭示了视觉行为到审美偏好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旅行者不仅是景观意象的感知者,更是景观形象的投射者;其对旅游地影像传播所形成的网络口碑效应,正在给旅游地的形象营销与景观设计策略带来全新挑战。目前,本研究只是从单向的感知角度解释了公众如何理解景观视觉要素,即从建成环境的视角探讨了景观要素对于公众视觉感知的影响机制。然而,如何从另一个方向解释“凝视”行为参与旅游地的形象建构过程,则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思考。美国城市数据研究者莎拉·威廉姆斯曾指出:数据行动不仅能够引发政策讨论,影响公众选择,还可以为大众设计提供多元信息,保障数据所代表的群体声音既不会被边缘化,也不会被忽视。因此,数据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理应为公共利益服务。威廉姆斯的这一论述不仅为本文的研究意义作出理论注解,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一条可行的方向。





图片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其中图2、4、5-1的底图来自Open Street Map(2020年12月1日)。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2] BULUT Z, YILMAZ H. Determination of Landscape Beauties Through 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A Case Study for Kemaliye[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8, 141: 121-129.

[3] 陈然,赵晶,郝慧超,等.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审美认知规律大规模测度方法[J].装饰,2021(7):106-111.

[4] 李志宏,王延惠.认知模块说:美学科学化阐释的可能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4:72-81,128.

[5] 陈筝.认知科学推动的建成环境:从审美判断到智慧管控[J].景观设计学,2021,9(5):8-11.

[6] LALICIC L, WEISMAYER C. The Passionate Use of Mobiles Phones Among Tourist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ourism, 2016, 16(2): 153-173.

[7] 李拉扬.旅游凝视:反思与重构[J].旅游学刊,2015,30(2):118-126.

[8] 孔令怡,吴江,魏玲玲,等.旅游凝视下凤凰古城旅游典型意象元素分析:基于隐喻抽取技术(ZMET)[J].旅游学刊,2018,33(1):42-52.

[9] CILKIN R E, CIZEL B. Tourist Gazes Through Photographs[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022, 28(2): 188-210.

[10] URRY J.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11] LOTHIAN A. Landscape and the Philosophy of Aesthetics: Is Landscape Quality Inherent in the Landscape or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4(4): 177-198.

[12] OKEKE E B, OBODOEFUNA S M, UDDIN M M, et al. Using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to Evaluate the Prospects of Establish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 the Niger Delta Coastal Ecosystem[J]. Coastal Management, 2022, 50(2): 106-123.

[13] 杨阳,唐晓岚,谢楠.基于公众感知的牛首山风景区人工林植物景观视觉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2):199-207.

[14] 周详,孙泽仪,刘轩轩.数字足迹支持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J].新建筑,2022(1):10-15.

[15] URRY J. The Tourist Gaze[M]. 2nd ed. London: STAGE Publications, 2002: 1, 43.

[16] DUNKEL A. Visualizing 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 Using Crowdsourced Photo Geodat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5, 142: 173-186.

[17] SEEGER C J. The Role of Facilitated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Site Design Process[J]. GeoJournal, 2008, 72: 199-213.

[18] GLIOZZO G, PETTORELLI N, HAKLAY M. Using Crowdsourced Imagery to Detect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South Wales, UK[J]. Ecology and Society, 2016, 21(3): 6.

[19] BUBALO M, VAN ZANTEN B T, VERBURG P H. Crowdsourcing Geo-information on Landscape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A Review[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84: 101-111.

[20] JIN X, WANG J G. Assessing Linear Urban Landscape from Dynamic Visual Perception Based on Urban Morphology[J].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21, 10(1): 202-219.

[21] 肖洪未,李和平.城市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解析与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11):99-102.

[22] 周详,成玉宁.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消费空间感知研究[J].中国园林,2021,37(3):56-61.

[23] 肖竞,马春叶,曹珂.基于用户生成内容影像数据的城市公园游客游憩心理画像研究[J].风景园林,2022,29(6):96-102.

[24] ALBERS P C, JAMES W R. Travel Photography: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1): 134-158.

[25] CONRAD E, FAZEY I, CHRISTIE M, et al. Choosing Landscapes for Protection: Comparing Expert and Public Views in Gozo, Malt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91: 103621.

[26] OTEROS-ROZAS E, MARTÍN-LÓPEZ B, FAGERHOLM N, et al. Using Social Media Photo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Landscape Features Across Five European Sit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94: 74-86.

[27] 黄燕,赵振斌,褚玉杰,等.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地视觉表征:多元建构与循环[J].旅游学刊,2015,30(6):91-101.

[28] WILLIAMS S. Data Action: Using Data for Public Good[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20: 1-8.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9刊首语 | 郑曦:风景园林的认知与感知

《风景园林》2022-09目录 |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9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风景园林》2022-09专题导读 |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9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刘玉霞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